【前言】
旅人晚安,你們這周過得好嗎?
時隔一年多的主題來了!(好吧墨墨要自首,其實是重啟部落格連載後,赫然發現去年居然沒有把搬家系列的主題寫完,怪不得另一個承接的系列怎麼看都少了某些重要環節,有勞大家久候哇。)
從如何選擇看房區域、應該怎麼有效看房、與房東溝通簽約、再到終於入厝新居之前,我們還有個非常關鍵,堪比打仗的最後一哩路──搬家!
搬家想必是許多旅人的惡夢:怎麼打包裝箱?怎麼壓縮箱數?應該多久前預約搬家公司?如何不被搬家公司二次抬價?如何不被搬家公司拒絕?怎麼一搬家即解壓縮完全入住?
別怕,有墨墨的心法(?)在,肯定能順利!
【搬家前置作業】
如果問墨墨確定好新屋地點與最近可入住日期後需要立即處理的事情是什麼?墨墨會回答:擬定好搬家計畫!
如何不要狼狽得跟逃難一樣搬家?每次搬家完都跟條死狗一樣?搬家計劃可以讓你從容不迫,清晰掌握行李箱數,大致的搬家費用區間,就不容易每次七手八腳,覺得搬家困難又挫折。
墨墨之前說過,按目前的搬家經驗,通常〖找→搬〗會在 20天 左右。這麼短的時間,要如何做到轉換自如,效率搞定搬家呢?列出自己的搬家計劃,絕對可以讓你執行力大幅提高外,也降低心裡的抵抗,不會凡事拖拉到最後一刻。
【搬家概念大哉問】
搬家前,面對滿山滿谷的東西,這個重要那個也很有意義、還有某年出國特意扛回來的戰利品、男友女友送的特殊禮物……等不勝枚舉的紀念物,根本丟也丟不得、捨也捨不得。可是箱數、一連串與搬家相關的開支就在面前,其實旅人心裡也很清楚自己終究要做出『決定』。
有些搬家公司會在估價前要求旅人把所有要搬的物品拍照給他們看,他們會給出一個浮報(或是一般偏低、等待抬價)的價格,也有搬家公司會請旅人自行評估箱數,按照箱數來估價,那我們該如何把主動權掌握在手裡呢?
光一個單純的箱數與價格問題就隱藏諸多細節,也決定這場搬家究竟能不能順利完成的關鍵,尤其我們是否真的需要讓搬家公司來幫忙打包?或是租賃搬家公司的箱子以打環保的作用?箱子編碼與安排不得要領,因此無論裝箱或是解壓縮自然也會讓人頭痛無比。
以下且讓墨墨帶著旅人一起,看看我們的最後一里路該如何前行!
【後宮爭寵傳】
對新家早已有藍圖的旅人肯定很清楚,想好好重新開始,自己肯定不會把房間裡的所有東西都帶走才對。因此搬家前注定要有一波、或是好幾波的斷捨離(若為已經走過極簡九九八十一難的旅人請跳過這一段)。
由於搬家時間通常都定得比較急,所以墨墨也不會要求尚未經過物品取捨的旅人做多麼嚴苛的斷捨離行動——
我們只要記住,經過1年(年份可以先定得比較寬裕)以上沒用過、並且確定短期內不影響經濟的、很難發揮用處的夥伴,跟它們作告別……通常只要旅人願意吃下誠實豆沙包,以公平公正的態度看待你與物品之間的關係,此一動作最少可以幫忙處理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物品。
至於是賣、送或是扔掉,在這個階段,墨墨覺得旅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精力來做選擇:直接全部送垃圾車或送給親朋應該是相對無痛的方案,也可以上Taiwan give或換物社團、大家對親自到府取物都很樂意(雖然但是,還是會有很個別的時候碰到有些奇怪的受贈/換物對象,所以可能需要稍微看一下對方在社團與其他人的互動),至於買賣或交換這個墨墨覺得很耗時耗力,除非是很精於此道的旅人,否則不建議。
【物品分類】
經過宛若後宮翻牌的捨與留,想必大家對自己『擁有』哪些東西已經有個更直觀的概念。所以接下來請讓我們一起來對物品做分類:有哪些是易碎品?哪些耐撞(按輕重劃分)?什麼屬於隱私物、絕對不能暴露給別人看到的?或是有哪些物品因為體積或特殊性無法被打包(如暖爐、電風扇等)應該怎麼處裡呢?
〖易碎品〗
杯盤、薰香、燭台、相框、廚具……旅人對他們的防撞第一個想到的方法不是用報紙就是氣泡紙吧?不過還有一批很純的好物、隨手可取、量大管飽,恐怕旅人沒有被打開過相關的『開關』——那就是衣服與毛巾!(登登登!沒想到吧!)
洗乾淨的棉類衣物與毛巾因為相對耐操,而且衣物的柔軟及包覆力,絕對是名列前茅的防撞好物唷!當然斷捨離到墨墨這個情況的人可能衣服不是太多,但大浴巾與毛巾們還是很讚的,對比那些易碎餐具與花瓶而言,已經很夠用啦!
Tips:潔癖不重的人搬家完衣服是可以照穿的、頂多皺一點,那如果擔心包東西又放箱子後還髒或沾染灰塵的旅人,也不是不行集結一桶衣服整個水洗過就又能穿囉。
〖隱私物〗
無論貼身衣物,具有高度意義的私人小物,涉及到不想讓其他人知道的東西……任何不想見光的東西都算隱私物 (日記這個麻煩請幫忙墨墨分去『書籍』的位置謝謝) 。
如果隱私物有易碎品請比照上一小節,而若不是,我們每個人手邊必然有個隱私性極強的行李袋或行李箱,或是如果量不多,旅人大可以選擇自提,避免一個不小心讓秘密大白天下。
TIPs:易碎品和隱私品不多的人,墨墨自己的經驗是,大可以全數放入行李箱中,按照分層分隔包好防撞,之後上鎖交給搬家大哥們處理(再強調一下這個需要小心搬運,便己也便搬家大哥唷)。
〖無法打包〗
墨墨的對『無法打包』的基礎定義是:塞不進任何箱子的物品/不規則物品(如果旅人還留有物品當初的箱子並可以裝入,那就不能算在無法打包的行列),以及冰箱裡的東西。
後者的話,如果搬家的距離不遠(不用跨縣市),那墨墨會建議為了食安與避免糾紛,旅人自己提前拿去新家,或是和朋友借用保冷袋與箱子會比較妥當。
而前者的話,旅人完全可以將之拍照、告知搬家公司的聯絡人或是搬家大哥,他們會自行準備充足的防撞材與籃子,專業地為旅人處理到好(如果要謹慎一點,搬家公司有一種強化膜,旅人可以自行和對方確認是否使用,有沒有必要給電風扇等容易和衛生有關的物品另外套一層垃圾袋之類的)。
TIPs:搬家其實是一連串選擇,只要願意將心比心,搬家大哥也會用旅人意想不到的細緻和體貼協助,讓搬家的品質大提升↑
【行李配重問題與箱子尺寸】
物品的分類都做完後,對於可以裝箱的東西旅人也都胸有成竹,請讓我們一起踏入裝箱的階段吧!
新手搬家最長碰到的抱怨:箱子這麼重怎麼搬?……其實這是因為新手不懂得配重,會以自己覺得好的分類方式將書籍一股腦裝入同個箱子,把易碎的碗盤放入同個箱子,讓人難以搬運又畏手畏腳,最後誰都不開心,搬個家委屈還暴躁。
墨墨第一次搬家是自己和墨爸搬,不忍說兩個人都閃到腰還躺了一週,腰啊手啊腿啊都要廢了!後來還是第二次搬家碰上一個很厲害的搬家大哥傳授心法(?)才讓墨墨後續搬家都一帆風順。
〖重配輕〗
好廢話的小標對吧?但裝箱途中大家往往會忘記、也弄不明白裡面的準則。
書籍、石頭、健身器材、鎮尺一類肯定最重,不用問墨墨是怎麼知道的,問就是傷心往事 (?)。而一個箱子要配重,請記得這些重量最重的物品,以旅人個人可以扛舉的最大承受 (標準:是可以抱起來走動1-2公尺) 重量為準,超過之後請旅人改塞上面比較輕的、已經包好的、或是占空間大的物品把箱子填滿,避免搬動時容易晃動使得箱子裡面亂成一團,使得東西容易損壞之於、更不利於解壓縮。
TIPs:搬家難免會遇上箱子整個倒置的情況,所以最好的解決辦法不是盯著搬家大哥,而是請旅人在最開始裝箱就要考慮到這點,或是把這種情況壓到1-2箱,搬家時特別請搬家大哥注意。(如果全部的箱子都這樣來,就真的很容易碰上被刁難或是拒搬的情況,得不償失。)
〖衣服盡量用衣架〗
除了拿來做緩衝的衣服,旅人一定有很多衣服:襯衫、大衣、長年需要吊掛的衣物……等對吧?除去抗皺的毛衣等也劃分去做防撞外,這些需要使用衣架的衣服都不用拆吊衣架,甚至請把包包和空置的衣架,用這些衣服對折包起來,充作書籍或需要填充空間避免晃動的緩衝!
一來衣架不容易變形,二來有衣架與衣服做半固定的功效,在各種不規則物品填放的箱子裡,還能起到很好的防碰撞作用,旅人既不用害怕沒地方放衣架和弄壞衣架,二來還能給大衣與外套們尋找更妥善的搬運方法,三來可以在配重與行李箱 (多數人固有觀念是行李箱=放衣服的搬家法) 的使用上找到更靈活的安排。
〖搬家紙箱尺寸、膠帶選擇與封箱法〗
紙箱在打包與搬家的時候是相當必要的一環,尺寸的選擇請以 40 公分為主(標準為雙手抱著紙箱也能走過大門,台灣的大門寬多為60公分左右),這樣搬家大哥既好上肩,打包時旅人也不至於因為箱子尺寸苦惱行李分配的問題。
目前很多搬家公司或是搬家大哥他們都會提供紙箱、甚至是環保租賃等服務,只是租賃箱子通常容量比較小一點,搬家公司提供的紙箱不見得合乎質量,墨墨其實也不是太建議旅人去撿別人的箱子──搬家注定要製造碳足跡和環境上的消耗,我們不妨從『永續』的角度來出發。
搬家的箱子可以買磅數高、堅固一點的紙箱(如果有旅人需要提供墨墨買箱子的店家請留言),這樣旅人的東西在般家途中更有保障、搬家大哥的汗水與負重帶的綁縛下不至於弄破箱子。搬家完後,箱子可以重新割斷膠帶鋪平,清點數量拍照放到專門的社團,會有需要的社友自己過來載,使箱子流入網購與其他多次利用的管道。
TIPs:印象中水果紙箱(有提把空間)的耐用度也不差,可是尺寸上比較尷尬。對搬家的大哥他們來說,整齊劃一的紙箱更便於他們處理與堆疊,所以旅人要同時並用不是不可以,但還是盡量不要讓箱子的尺寸大小落差過大,否則容易造成比此困擾喲。
封箱膠帶的選擇:這一題是許多搬家大哥的惡夢,也是旅人搬家到一半箱子半途從底部開口笑,使得東西發生悲劇的起點。
市面上關於膠帶有無數的備註(寬版):透明的玻璃膠帶(ex.鹿頭牌)、具有單向條紋的灰綠色封箱膠帶、牛皮紙膠帶、有多種顏色反光的PP膠帶──注意,只有第一種和最後一種具有強黏力和張力,可以穩固箱子的上下切口不會繃開。
大家經常會被灰綠色封箱膠帶的特定命名而混淆,以為搬家必要用這種膠帶,加上它可以徒手撕,所以經常成為購買首選,結果成為所有人的悲劇!具搬家大哥的說法,這種膠帶是看起來黏性強有延展性,實際上不如玻璃膠帶與PP膠帶耐操,即使在底部多黏再多條,往往也無濟於事。至於牛皮紙膠帶也是如此,更加上牛皮紙膠帶的光滑面無法重疊黏貼,所以更是中看不中用。
封箱膠帶貼法:T字交錯,標準作法為紙箱長邊以切口處縱貼三道(如圖綠色所示,彼此重疊1/3到1/2的比例),然後於短邊切口處、還有箱子中央與長邊成直角(如圖藍色所示,最上最下請橫蓋過箱子邊緣),再貼三條。一來可以增加箱子的負重度、二來可以確保箱子不容易開口笑、三來能幫助手殘人士如果某一處貼歪,不至於立即引發悲劇的狀況。紙箱的上下都需要這樣操作,雖然比較費膠帶,但對旅人與搬家大哥而言,都會安穩許多。
▋ 由於搬家打包要分享的東西比較多,墨墨很可能最少分為上下兩篇來寫(萬一大家還想看解壓縮,請留言讓我知道,那會拆到三篇做分享),所以今天就先寫到這邊,相信旅人們也需要消化一下,那我們下周再見,掰掰! ▋
▋ 最後的最後,感謝旅人的閱讀。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是還有想要墨墨加強深入分享的部分,都很歡迎留言讓我知道,再找機會與旅人分享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