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使我們遺世獨立,願我們彼此永不分離

 

【前言】

          旅人晚安,你們這周過得好嗎?

 

          之前看到三日月書版x朧月書版試讀招募,墨墨火速報名,沒想到真的選上了,真的很感謝有這個機會可以在出版前得到試閱的機會,是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試讀體驗。

 

image

 

〖簡介〗

★英耽青春奇幻經典三部曲,好讀網13萬讀者五星盛讚!

★特邀人氣繪者 馬洛循環 繪製浪漫絢麗封面

★行走未爆彈一根筋救世主x高傲彆扭吸血鬼大少爺

★魔法學院室友+死對頭雙向暗戀=相愛相殺??

賽門.雪諾是史上最差勁的天選之子。

即使被預言能拯救魔法世界,他卻連魔杖都搞不定。

但這些都無法阻止賽門揭發唯一的室友兼死敵的真面目──

那個邪惡反派+吸血鬼+自以為是的混蛋貝茨! 不過,這是賽門就讀華特福魔法學校的最後一學年, 各種危機無預警登場,魔法世界即將覆滅, 而他最討厭的那傢伙居然……根本沒來學校??

當無法控制力量的預言救世主, 被迫搭檔隱瞞不詳身分的貴族少爺, 魔法世界的命運即將面臨最大挑戰──

 

【期望度】90/100

          當初看到簡介內所標註的題材非常打喜歡魔法和奇幻的墨墨,加上是耽美,又賽門與貝茨的cp屬性組合過分可愛,而且墨墨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讀青春系、算是青少年向的讀物,對此大感期待。

 

          收到試讀檔案後,就立刻迫不及待地打開來啃!

 

【網評度】90/100

          這本書在網路上的評價很高,在閱讀時經常有種魔法世界離我們很近又有些遙遠的朦朧感,每個人物都很鮮活,彷彿嘰嘰喳喳地在耳邊嘮叨。

 

          雖然說是英耽,但讀起起來不算很英國,比較像是英美世界綜合。可也因為裡面有小精靈、充滿蘇格蘭感的牧羊人厄本及各種譬喻,加上大量借於如《馬克白》的咒語和歌詞,所以總體還是偏向英國的味道。

 

【上手度】80/100

          嚴格說《預言之子》比較像是套著奇幻的現代小說,墨墨自己覺得和《哈利波特》不像,也沒有特意將交通工具等直接作改裝或是弄出新的造物,而更像是將魔法咒語用新奇的詮釋角度,引領大家用有趣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你永遠也不曉得剛剛擦身而過的人是不是一邊用歌詞念咒語(雖然在凡人世界不能用啦!),但不得不說,《預言之子》在魔法上的想像,讓墨墨覺得很驚艷!

 

          本書用語樸實,非常通俗,很有臨場感 (相信也有翻譯的功勞)。不過特殊的俗諺語感嘆很多,前期還不是很適應的時候讀到一半都要往下拉備註才笑得出來,會覺得比較出戲,但後面就很順暢了。

 

          有個比較直觀的閱讀門檻在於本書的寫作手法。作者採取多視角以第一人稱敘述故事好推進劇情進展,最初會讓頭暈目眩,讓讀者處在一種介於上帝視角又同時親歷故事現場的特殊4D體驗,喜歡的人就會喜歡、不喜歡的人估計會覺得這本書很讓人煩躁……還有,因為這種視角轉換的緣故,有時候劇情在進展跳躍的時候會出現落差而使人著急,心情大概會跟潘妮開車一樣橫衝直撞 (雖然潘妮不會開車)

 

【精彩度】80/100

          第一視角好處是,作者不用特別花篇幅介紹角色,讀者們就能很自然的融入其中並有自己的解讀。無論是友情、感情、親情,還是長久因為魔法世家、凡人、凡庸、扭曲的理解與偏執……不管隱晦還是熾烈,我們都不會隔著一層,而是通過或急促,或深入的視角探索去得到體驗,這其實很需要作者對角色通盤的掌握,的確相當精彩。

 

          歐美的書有個特色,感情線在許多書中都是很大的推力。《預言之子》的感情線即使談論的很大方(包含性),大家也不避諱自己的立場轉換,其實包裹得還是比較隱晦。尤其是開頭到中間的部分,那種很落漆的不協調感,卻又馬上隨著貝茨出場而上軌道,並在後期會突然覺得──啊!想想自己在同樣的年紀,似乎對這些種種不成熟與莫名其妙的應對,又理解起來。

 

          墨墨在《預言之子》中最喜歡的部分在於角色的對應。能感覺到作者的大綱掌握得很完善,對角色的設定也很周全,無論是一體兩面的 露西/阿衛 ,又或者是 賽門/貝茨 ,以及幾對長輩、彼此的手足,甚至是在意象上的對照,都非常非常精彩。

 

          賽門與貝茨,從簡介一路糾纏到書中,無論是設計上的對立元素,還是實際相處上的張力都很不錯。最開始站在賽門與潘妮等人的視角看待貝茨會覺得這真是個校園霸凌的典範,但等記憶鋪開、以及貝茨出場,堆疊的情緒質變,終於開出了帶著荊棘的血色玫瑰 (然後嘴上還要說我的玫瑰花蕾)──至於賽門跟貝茨要不要分出攻受,這點墨墨覺得以他們的相處,似乎是互攻機率也不低,畢竟一根筋和死傲嬌都滿主動的,也都很強勢呀!

 

          至於阿嘉莎與露西是另個墨墨很喜歡的對照組。就定位而言,兩人都是賽門與大法師重要的人,但現階段看來作者在阿嘉莎的形塑上做了傳統顛覆,與露西在同樣的事情上,走出截然不同的路──阿嘉莎頂著『救世主女友』的光環,覺得自己處處掣肘,最後的退縮更讓人牙癢──可誰又規定救世主的女友必然要大而無畏呢?他們都只是十七八歲的少年少女而已,做出什麼決定,似乎在應接不暇的突發事件中都不會讓人意外。

 

          比較可惜的是,戰鬥部分雖然看著精彩宏大、畫面感強,但除了中間貝茨與賽門頭一回聯手的那段,其他戰鬥扯開來只是一團亂,尤其反派的處理,有種戛然而止的窒息。加上收尾時稍嫌倉促,不確定是否另有設計的懸念,但作為讀者會覺得有點單薄,頭重腳輕的感受。

 

          以本書的劇情和整體伏筆框架,墨墨自己是很期待第二與第三集的,目前比較像是剛剛交代完基本世界觀與人物關係,陣營與歷史背景;至於更高層次的設計和懸念則初露頭角,希望有關第一集的遺憾會被圓回來,默默地敲碗後面的兩集。

 

【深刻度】85/100

          應該有很多人已經反饋,撇開世界觀與人物,《預言之子》初登場最亮眼的莫過於咒語的設置與編排。作者的腦洞真的很大,有些是引申義、也看使用的角色與場景會出現不同效果,非常好玩,期待後續有更多不同的改編與應用。

 

          每個角色都能看到成長/變化線,礙於篇幅雖然不是每條都很立體,但就這本書的定位來看,目前已經相當足夠,很能拉住注意力,連帶角色之間的糾纏都使人不由得陷在其中──就好比賽門與貝茨的感情線,說起來這是愛嗎?墨墨覺得還差幾分火候,也可能他們之間摻雜的東西太多,所以目前這樣已是最理想的狀態。

 

          相信喜歡《符文之子》或《納尼亞》的旅人應該對這本書的接受度會比較高,實際上作者在市場的把握上很精準,沒有摻入太晦澀的東西,平易近人之於氛圍帶著14-18歲的少年感:有點憂鬱、偶爾迷茫無措,有時大而無畏,有時又怯懦得連一隻螞蟻也不敢踩。想回味微憂青春的旅人,墨墨覺得這本書很適合你們唷!

 

          與前陣子很夯,裡面充滿毛骨悚然惡念及暗黑的《邪惡紳士》相比,《預言之子》顯然溫柔許多,只是殘忍度位於不同層面,即使收尾都偏匆促,反派的處置上有種兒戲感,可後者那驚鴻一瞥的黑暗仍舊讓人很震撼,後座力強,難以忘懷。

 

          不過墨墨老說收尾倉促,後半部劇情節奏還是抓得很緊,讓人很難停下來,此刻因為適應視角跳躍,反倒更覺得緊張,對很多開頭早已注定的伏筆,又覺得惋惜感傷。即便作者努力放一些小巧的幽默感在其中,其實也很難真的放鬆或笑出來,只會知道後面的暴風雨會更猛烈。

 

【後記】

          讀《預言之子》有趣的地方在於,明知道它是基於現代背景形塑的魔法奇幻世界,但更有種驟然被拉到平行時空的感覺。全程會讓人帶著微醺的跌跌撞撞,踩著賽門等人的步伐,知道也不捨來到最後一頁──卻也清楚故事並沒有結束

 

          謝謝作者寫出這麼可愛的角色,小說最末有說賽門原是另一本書裡面的人物,只是捨不得、覺得應該寫而寫出這本《預言之子》。但不管是貝茨、潘妮、厄本、大法師……也都是很立體且叫人印象深刻,清晰到墨墨可以頭頭是道聊起他們的存在。

 

          謝謝出版社用心舉辦活動,墨墨第一次參加,覺得從每個環節都能感受到編輯與工作人員的細緻,聯絡都很即時,解說也很全面,對許久沒有讀這樣小說的墨墨來說,是個很棒的體驗!

 

image

 

最後的最後,感謝旅人的閱讀。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是對我分享的內容有興趣、還是有想要我加強介紹的部分,都很歡迎留言讓我知道,再找機會與旅人分享喲 ▋ 

接收弄墨堂最新消息:請追蹤 FBIG噗浪 ▋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墨墨 的頭像
    墨墨

    御墨堂

    墨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