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旅人們晚安,你們這周過得好嗎?

  最開始決定換用電子書,是因為租屋臨時有問題,緊急搬家打包、卻發現十箱行李有六箱半都是書。可工作性質的緣故,讀書買書是日常,所以決定嘗試看看自己是否能適應不用紙質閱讀(想當然也知道不可能100% 適應,但希望可以替換屬於工具讀物的部分)

 

【選擇】

  目前市上的平台大多是封閉型平台,也因為此類主題很多人做過,所以僅說明我選擇KOBO和電子書的整個過程及考量因素,跟使用近一年的心得。當時我手上擁有:桌機、MacAirIpad和手機四樣可供電子閱讀的媒介;主接觸的平台為:Kindle、博客來、讀墨和KOBO

 

  Kindle由於最開始中文書比較少(有也以我個人需求相對低的簡體書為大宗)而被我率先排除。

 

  讀墨介面不算是很喜歡與適應,加上當時主推小說與一些對我個人而言很浮誇的閱讀競賽等活動,所以幾次用下來也逐漸被排除選擇。

 

  博客來的電子閱讀APP在送禮與折扣等活動功能及優惠計算上做得很好,但實際閱讀介面、書籤應用、翻頁……等功能實在太爛,一本書讀180頁了再翻會跳到亂七八糟的地方,甚至是閃退,最後也被我排除(近期小博有改善,因此要幫忙稍微正名一下)

 

  由於價格趨於透明、價格戰也已暫歇,各平台對電子書的初始定價不至於差很多。KOBO活動頻繁,中文書的數量足夠使用,外文與日語書充足,而且和Shopback的回饋金比例很高(可惜開一陣關一陣),每周末皆有滿555111購物金(隔月入賬、點數比消費1:1使用)的優惠。

 

  加上以購書、書籤同步更新、無論電腦/筆電/手機到Ipad都能無障礙使用、介面簡單好上手的操作,客服(除了Line)的回覆速度快、無論是解決問題還是許願接洽電子書授權……皆清楚且親切,最後成為我選定的主要使用平台,並於超過八個月的觀察期後,決定購入它的閱讀器。

 

  臨門一腳的衡量點,也逃不過KOBO的閱讀器出了一款具防水功能、以及市面上比較少見的白色閱讀器,加上我運氣很好,當初在誠品有碰上最後兩台白色可以現場上手挑選 & 檢查(在此強烈推薦大家現場驗過比較不容易挑到機王……哪個牌子都一樣),所以最後趁著誠品作活動的機會,把KOBO LibraH₂O 抱回家了。

 

【電子書使用觀察與心得】

  墨墨自己先前是絕對紙本派,認為電子書大概和網路小說差不多(重度連載與APP使用依賴),覺得以工作來說可能會很容易造成分心等問題,可當自己開始使用之後才知道使用形式很類似,效果卻不大一樣。

 

  電子書的重點在於降低閱讀門檻,提供更為便捷的讀書方式,幾乎每個平台都會在我們初始翻閱之後提供運算過後的全書閱讀時間參考,讓大家能夠有一個充分的評估。而讀墨社團為此還加入比較趣味的活動,如閱讀的獎章、還有競賽的機制,讓閱讀和玩遊戲一樣,提高大家閱讀的欲望。

 

  先說前半年以電腦、手機、Ipad上看電子書的心得。

 

  上述三種媒介都是LED的螢幕,閱讀介面僅能操作夜間模式與更改紙質、木紋等底色和光線亮度。以攜帶和閱讀體驗來說,電腦版只要螢幕夠大都很舒適,而且閱讀筆記很好做(KOBOPC版有推出windowsMac版,我都有用過,應該也會持續用下去)

 

  手機與Ipad則是讓我外出或短暫回老家幾天也不會讓閱讀成為負擔,特別是需要大量查閱工具讀物,筆記搜尋、一次看四五本書都沒有以前扛行李那樣有折到書的焦慮與重量上的不便。筆記上同步的迅速及完整度讓我可以很放心使用,不怕會不會有哪個細節被我意外地忽略與遺漏。

 

▼小記:以前因為書多,漫畫也不敢買,等開始用Ipad看電子書,盜版漫畫APP我就火速刪了,自己買正版、翻譯也不會奇奇怪怪、畫質還好真的絕讚!

 

  不過LED螢幕的缺點就是亮,看十幾分鐘是無感的,但即便調成夜間模式對眼睛的負擔依舊很大。尤其我喜歡睡前翻幾頁書再休息,無論是手機還是Ipad只會讓我眼睛疲勞,眼壓變高。

 

  半年多的使用與自己用書方向的觀察,讓我很確定自己接續使用KOBO閱讀器也不會有選書購書的困擾(即便有KOBO進不了的書,Ipad也能以博客來購買閱讀),所以決定在一次眼壓又飆高的時候,跑去誠品現場購買KOBO電子閱讀器。

 

KOBO閱讀器──為何選擇LibraH₂O

  KOBO閱讀器在我選購時,以下列幾個條件作為輔助標準

A. 我的手在女性中偏小,因此必須符合我上手時幾個慣用手勢的舒適性

B. 螢幕希望盡量大,一方面便於擅長速讀的我做閱覽、另一方面我也可以加大字級而不至於使單頁內容壓縮得過少

C. 重量,一定要單手可以操作,最好和我的手機(iphone6S,連殼173g)差不多

 

  誠品好處是現場有閱讀器可以嘗試操作,在出發前我也上網看了好多人的開箱。可惜實際秀出使用效果的人不多,所以本篇分享我會著重在我個人的使用體驗,希望可以讓大家交叉參考。

 

  有先前的電子書使用經驗、又有對KOBO閱讀器的認知後,經過價格負擔考量,我把目光鎖定在ClaraLibra兩款之間。Clara是六吋、可束向與單手操作,以手小的女性而言非常理想,但螢幕確實小上不少,這也使得它輕便好攜帶,口袋都能裝得下。Libra是七吋,有三種方向可以調整,多出翻頁鍵,一吋差距使得單頁的內容量出現差距,休眠/關機鍵的位置使得操作上需要兩手並進。

 

  重量的話,實測Libra188gClara更輕(官網上寫108g),老實說現場的閱讀器都很兩光,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那是實際效果(也可能是被玩壞了)。我以上述三個輔助標準,在調整字體與閱讀光的試用後,因為Clara真的很小,兩相比較後決定購入LibraH₂O

 

  誠品接受購買前現場驗機,七日退換貨,我運氣很好有兩台可供挑選,所以我是實際檢查+嘗試使用功能鍵與反應速度後才買下現在這台閱讀器,因此沒有碰上有些人說的機王問題。

 

【閱讀器使用心得與優缺點】

  閱讀器的整體流暢度絕對不如手機和Ipad,但也沒有慢到讓人不適。我自己體感覺得和實體書的狀態差不多,若是真的想以閱讀做出發點,那麼一點速度的延遲和落差,適應之後就不是大問題……當然這塊要是可以改進會更理想。

 

▼小記:這邊說個有趣的癖好與觀察,KOBO閱讀器新機上面有一張薄膜防刮,我因為想把這個做為工具,完全沒考慮官方或蝦皮的保護膜與保護殼,所以那張薄膜有半年多都沒拿掉,所以第一段的體感速度,等到用了墨姊拿掉的速度發現驚為天人!!!!大家,聽我的,拿掉那張原廠的防刮薄膜吧(嚴肅),後面絲滑又快速得超乎想像。

 

  目前使用近一年半的心得,KOBO閱讀器真的很省電,每天使用大概兩周充一次電都還有富餘。因為是類紙設計、雖然一口氣看上三四個小時一樣會累,但我整體的閱讀量和眼睛舒適程度優秀,加上可以定時進入夜間黃光模式,平日也會感應環境光線做亮度調整,白色機體比我想的更耐用、沒有刮傷與染色,截至目前我都未曾後悔花錢購入這台。

 

▼小記:保護套的部分我隨手拿過去的拼布包與大小差不多的小包替代,家人朋友也沒有特別去買保護殼,所以除非極個別容易摔東西的人(or奶油手),我自己觀察是覺得完全不用非要花錢買膜和保護套。

 

  Libra很輕盈,單手的話幾個轉向都很流暢,字典有逐步擴充,連網的話查詢速度很快,也有不斷更新加入語種的選項。我用到現在只有第一次開機上手充電連網時碰過當機(原出廠的軟體版本與最新不符,需使用者自行升級),如果有任何使用上的疑惑,客服回覆速度都很快,還沒遇過無解的情況。

 

  KOBO的閱讀器顯示漫畫上的細膩程度我自己可以接受,缺點是這台容量只有8G,所以自從我的閱讀器被《排球少年》塞爆後、就把漫畫全部轉到Ipad上看,閱讀器本身只看書,刪掉漫畫後閱讀器容量很夠,已經買上百本書都還未有容量不足的問題。

 

  殘影的部分,我自己的話有注意到在大量(跨頁)劃線時候偶爾會出現這個問題,但只要來回翻頁一次就能解決,左右換手操作都很自然,劃線的話閱讀器本身無法挑色、Ipad與手機及電腦則可以,不過要想用閱讀器來寫筆記,就真的比較艱難一點,所以我直接放棄這個功能。

 

  有關線上借書這塊我研究得比較少,建議大家可以去參考別人的YT開箱評估。墨墨自己只有用過兩次,比起借閱還是更喜歡買了隨時用,無法給大家太多的回饋。但墨姊有用KOBO備份overdrive等功能,說效果不錯,同事看她用也迅速跟進。

 

  閱讀器比較直觀的弱項就是封閉,買了KOBO家的閱讀器就得以KOBO上有的書為主。所以墨墨覺得最開始的停看聽很重要,千萬不要衝動消費,對自己閱讀的習慣與想像可以多做一些嘗試再做出是否購入的決定。

 

【對觀望電子閱讀器的旅人們的建議】

1. 盡量多看各種開箱影片與文章(尤其建議找閱讀或使用偏好類似的人做參考)

2. 請務必每個平台都用看看,手機也能下載使用,一個平台一本書亦可,我們覺得適合的不見得旅人就合適。

3. 從自有的手機、電腦、Ipad……去評估與思索自己需要的閱讀器大小,雖然我覺得7吋是很理想的尺寸,不過像墨爸後來就覺得8吋他比較喜歡。

4. 荷包是否可以負擔,或是手機Ipad與電腦能否先做使用也很重要,電子閱讀器雖然可以為大家節省實體空間,但它確實是個沒有到極度必要的物品,如果有更為關鍵的開支,墨墨覺得閱讀器的順位可以往後一些沒有關係。

5. 雖然疫情趨於嚴峻,還是比較建議大家能摸過實體、或是跟有買的朋友借來操作看看。不管開箱或文章說得多天花亂墜,還是只有自己合用最完美。

 

以上,說不定一路嘗試過才發現自己還是喜歡紙質書,這樣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祝福大家都能找到更美好、更適合自己的閱讀習慣與方式!

 

最後的最後,感謝旅人的閱讀。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是對我分享的內容有興趣、還是有想要我加強介紹的部分,都很歡迎留言讓我知道,再找機會與旅人分享喲 ▋ 

接收弄墨堂最新消息:請追蹤 FBIG噗浪 ▋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墨墨 的頭像
    墨墨

    御墨堂

    墨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